首页 资讯 正文

王涛:心尖刻着“民”字 脚步踏平“难”关

体育正文 40 0

王涛:心尖刻着“民”字 脚步踏平“难”关

王涛:心尖刻着“民”字 脚步踏平“难”关

他将“人民至上(zhìshàng)、生命至上”记在心里、扛在肩上,担当作为、迎难而上(yíngnánérshàng),切实筑牢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他将服务保障辽宁经济社会高质量(gāozhìliàng)发展作为奋斗目标(fèndòumùbiāo),攻坚克难、开拓创新,大力推进气象高质量发展。

他,就是辽宁省葫芦岛市气象局原(yuán)局长王涛。

凭(píng)韧劲,为雷达建设提供有益探索

带着辽宁省气象局党组(dǎngzǔ)“建成葫芦岛天气雷达,改善葫芦岛气象软硬件能力”的期许,2020年9月(yuè),56岁的王涛赴葫芦岛,任市气象局党组书记、局长(júzhǎng)。

葫芦岛地处辽西(liáoxī)走廊,是全省西南来向天气系统的入境门户,暴雨、大风、强对流等(děng)气象灾害频发(pínfā),在此建设一部天气雷达,对防灾减灾至关重要。

上任后,王涛迅速牵头成立雷达建设项目小组。通过(tōngguò)实地踏勘、图上作业等方式,王涛带领(dàilǐng)技术人员掌握了(le)葫芦岛境内几乎所有山体的情况。

“在让很多人望而却步的困难面前,他总有一股咬定青山不放松(yǎodìngqīngshānbùfàngsōng)的韧劲。”同事辛清阳(qīngyáng)说。

雷达建设在(zài)艰难中起步——白狼山海拔1140.2米,山体陡峭,山顶可用面积狭窄(xiázhǎi),传统施工方式没有作业空间。

王涛带领工作人员,一次次(yīcìcì)现场勘察研究,组织(zǔzhī)多轮专家论证,最终敲定(qiāodìng)塔楼工程设计图和施工方案,“我们舍弃传统混凝土结构,采用钢结构建设。”

在施工过程中,王涛发现个别钢筋间距稍远,担心影响工程质量,在他的强(qiáng)烈坚持和(hé)现场监督下,施工方按照专家论证结果进行了返工。“责任心强,从不将(jiāng)就”——打这以后,身边(shēnbiān)人更加了解他的工作风格。

2024年7月18日,东北地区第一部精细化S波段双(shuāng)偏振天气雷达在葫芦岛正式投入试运行。这是我国最高的(de)整体采用钢结构建设(jiànshè)的S波段天气雷达,为后续全国天气雷达建设做出有益探索。

当收到这部(zhèbù)雷达传回的第一张高清图时,守在(zài)电脑屏幕前的王涛难掩激动。

“只有像王涛这样有干劲、有担当的人,才能把葫芦岛雷达建起来。”时任葫芦岛市委常委、分管(fēnguǎn)副市长(shìzhǎng)马文志说。

凭干劲,履职(lǚzhí)尽责诠释气象担当

在葫芦岛工作4年,王涛办公室的灯经常深夜才(cái)熄灭,又(yòu)在凌晨四五点亮起。

2022年11月27日至29日,葫芦岛出现雨雪、强寒潮(háncháo)大风过程,王涛和预报员共同研讨(yántǎo)撰写气象决策专报。摄影:苏慧

2024年(nián)8月20日,葫芦岛市遭遇罕见特强降雨过程。643.3毫米的(de)过程降水量和638.8毫米的日降水量,均超过辽宁省自(zì)1951年有完整气象记录以来的最大值。

8月(yuè)19日一早,王涛看到最新(zuìxīn)预报结果,凭多年经验判断此次过程不可小觑。他立即向地方党政领导汇报,并在当日的全市防汛工作会上解读降水情况,强调此次过程时间长、雨量大,致灾风险(fēngxiǎn)高(gāo)。这引起市领导高度重视(gāodùzhòngshì),要求全市相关部门按照气象预报提前提级启动防汛应急响应,精准转移人口。

一场(yīchǎng)没有硝烟(xiāoyān)的战争即将打响。而根据此前的组织安排,王涛将在三天后离任市气象局局长。

危急(wēijí)时(shí)刻,全力以赴。王涛(wángtāo)知道,这场硬仗需要他继续带领团队打起十二分精神。8月19日18时,葫芦岛市气象台发布暴雨黄色预警(yùjǐng)。20日0时,强降雨天气雷达回波开始在绥中县(suízhōngxiàn)秋子沟乡上空生成、维持,再生成、再维持,持续(chíxù)影响绥中县、建昌县。“半夜1点多,他电话提醒相关部门和县区政府,不容有半点懈怠。”与王涛一同守在一线的市气象局副局长孔令军说。

20日1时50分(fēn),雨倾盆(qīngpén)而下,王涛意识到防汛形势愈发严峻。他紧急“叫应”市政府领导和相关部门,立即赶赴市防汛抗旱指挥部,详细通报降水实况及影响区域,再次强调降水的极端性和致灾性(zāixìng)。

20日5时(shí)35分,葫芦岛智慧(zhìhuì)气象服务平台(fúwùpíngtái)发出警报:建昌县气象自动站出现大面积掉线,数据中断。县气象局值班室和工作人员电话都无法拨通。

气象数据对(duì)预报服务及抢险救灾决策至关重要。王涛申请支援,在中国气象局、省气象局的指导和支持下(xià),多源气象监测数据融合工作半小时(bànxiǎoshí)内启动,市气象局制作出通信中断区域融合监测和短临预报。

截至21日23时,王涛在(zài)市防汛抗旱(kànghàn)指挥部已经坚守了21个小时。

22日,已经卸任的王涛本该收拾行囊离开(líkāi)葫芦岛。但面对眼前的灾害,他觉得自己(zìjǐ)还不能走。按组织最新安排,他继续留下(liúxià)协助做好救灾工作,直到25日抢险救灾工作进入平稳状态。

在(zài)他离开葫芦岛后,市委书记杨军生特意打来(lái)电话,代表葫芦岛人民感谢他。

凭闯劲,开拓创新推动改革发展(fāzhǎn)

面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在职期间(qījiān)王涛始终在思考如何拓展气象服务领域,激发气象新质(xīnzhì)生产力潜能。

“一场极端天气导致(dǎozhì)300多台车出险,假如车主(chēzhǔ)收到气象预警信息后有100台车不出门,保险少损失多少钱?”对于专业气象服务(fúwù),王涛有独到见解,“要知己知彼,换位思考。”

2022年,王涛牵头组建专业气象服务团队,打造(dǎzào)双方合作、多方共赢的(de)“气象×金融”防灾减损新模式。

2023年8月,葫芦岛市(húlúdǎoshì)气象局与中国(zhōngguó)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葫芦岛市分公司共建辽宁省首个地市级保险气象预警中心,开展面向保险用户的灾前预警预防、灾后定损、新灾种(xīnzāizhǒng)开发合作,实现从灾后救助(jiùzhù)向灾前预防转移。

王涛还开创了辽宁省首个气象部门与市农业银行合作(hézuò)模式,为农行涉农客户提供气象信息服务,助力农户(nónghù)减损增收。

“王涛说过很多次,我们服务‘三农’,一定要(yào)把合作(hézuò)落到实处。”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葫芦岛市分行(fēnháng)行长李忠举说,“一个快退休的人,在工作岗位上不遗余力地发光发热,勇创新敢担当,有胆识有能力,我很佩服。”双方合作的“气象×金融”政企合力助力乡村(xiāngcūn)振兴项目,入选辽宁省金融科技(kējì)赋能乡村振兴示范工程。

围绕锤炼气象服务“硬本领”,王涛(wángtāo)开启了长达3年的葫芦岛智慧气象服务平台自主(zìzhǔ)研发之路。

他常说,平台(píngtái)不能局限于气象部门,要大家都能看得懂、用得好。现在,该平台可提供逐小时、1公里分辨率的精细化数值预报产品,实现(shíxiàn)任意点(diǎn)、线、面实况数据查询;融合多部门数据,三维立体直观展示天气实况、地质灾害隐患点等信息,并实现重大气象灾害发生(fāshēng)时的自动(zìdòng)“叫应”。目前,该平台已推广到省内外多家气象局应用。

2023年8月,在兴城市元台子花生气象服务(fúwù)示范基地,王涛(右(yòu))现场调研气象服务效果,了解服务需求。摄影:张丽敏

“气象金融服务就是我们丰产高产(gāochǎn)的‘定心丸’。”兴城市万盈农业花生大户周秋明说(míngshuō)。

此外,市气象(qìxiàng)局与保险公司利用葫芦岛人保财险智慧气象服务平台,为大豆、晚稻、玉米等11种险种的(de)保户提供服务;联合农业农村部门、邮储银行研发面向银行贷款审批环节的气象影响指标,最大限度降低因气象灾害或气候(qìhòu)风险导致的银行贷款资金安全(ānquán)风险。

凭拼劲,忘我奋斗勇攀高峰(yǒngpāngāofēng)

高标准、抓落实,始终是王涛对自己的(de)要求。在他(tā)曾任职的多个岗位上,他都实现了在全省乃至全国领先的工作目标。

在(zài)担任市(shì)气象局局长之前的两年时间,王涛承担了建设营口百年气象陈列馆的工作。

面对气象档案中对历史寥寥无几的(de)介绍,面对历史、文物、布展的多重跨界,从事(cóngshì)大半辈子气象工作的王涛感到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

“做,就要做到最好。”王涛暗下决心。百年气象陈列馆建设几乎占据了他工作和生活的全部:跑各大(gèdà)档案馆、联系民间组织和国内外相关人士、请教历史学家,发动亲友等一切可以发动的力量……尽自己所能挖掘寻找(xúnzhǎo)资料(zīliào)和文物线索,梳理(shūlǐ)搭建气象历史脉络。

“那时候同事开玩笑说,我(wǒ)快魔怔了。”为了一个线索,王涛曾坐火车奔走于全国多地,甚至将获取信息的(de)触角延伸到香港大学、日本的大学校园图书馆(túshūguǎn)、大英博物馆等。

天道酬勤。王涛和同事将有记录的营口气象(qìxiàng)历史从(cóng)1904年提前到1861年。

在营口百年气象站标志性建筑小红楼的修缮过程中,挖掘机带起的几片发黄的破碎纸片,让王涛(wángtāo)如获至宝(rúhuòzhìbǎo)。他紧急叫停并(bìng)立刻联系(liánxì)营口、沈阳两地文物发掘和修复专家,发现了1945年日军撤离营口前焚烧观测(guāncè)资料时的大坑,坑里埋藏了数百件百年气象站相关文物。这次重大发现,极大丰富了陈列馆馆藏。

“王涛特别能吃苦,不浮躁,干实事,在文物(wénwù)发掘上的敏锐性很强。”营口市(yíngkǒushì)博物馆原馆长郭德森说,该(gāi)陈列馆体现了专业性、知识性、历史性、独特性。馆内的许多点睛之笔都来自王涛的灵感。

在中国气象局党组的支持下,“营口百年气象陈列馆”建成并被世界(shìjiè)气象组织确定为世界第一个以百年气象站为主题的气象陈列馆,为营口市(yíngkǒushì)增添(zēngtiān)了一份亮丽的气象名片。

中国气象报社(bàoshè) 出品
作者(zuòzhě):张广梅 辛清阳 苏慧
编辑:张嘉赫(zhāngjiāhè) 闫辰宇 丁继武
互联网新闻信息(xìnxī)服务许可证编号:10120240019
王涛:心尖刻着“民”字 脚步踏平“难”关

欢迎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暂时没有评论

暂无评论,快抢沙发吧~